🍳懶人「Costco肋眼牛排」🍳
對日本人來說,「肉」代表豬、牛、羊、雞和其他有腳動物。但是某些特定的對話或場合中,肉是特別指牛肉,因為它的寄生菌比較少、因此價格比較昂貴,也有人說牛肉的味道比較好,種種因素讓它在日本人心目中,變成最具價值的肉品。
過去曾經有過幾次當我說:「今日の晩御飯はお肉だよー✦(今晚的主餐有肉唷!)」然後麥可就會興沖沖地奔回家,結果看到餐桌上擺的是薑汁豬肉或是照燒雞排的時候,就會發出一聲微微地感嘆:「まあ、これもお肉だけどね…(對拉~這些也算肉拉⋯)」剛開始我聽不出那句嘆息背後的含義,直到有一次忘記是做什麼料理,麥可看到成品失笑說「這道菜怎麼可以用豬肉,要用(牛)肉!牛肉才是“肉”!」←真的是搞亂我了!
※小提醒:所有的魚類都不算是日文的「肉」,魚就是「魚」。
雖然我一直用「老娘不愛吃牛肉」、「牛肉好貴」或是「老娘跟牛肉不熟」這類的理由拒絕處理牛肉,但是到了美國就不得不碰牛了,因為這些食材太少了呀,少了牛肉真的差好多,剛好Costco的牛肉價格也不算貴,所以就買了肋眼牛排來試刀了。
「Costco肋眼牛排」
リブアイステーキ
買牛排的時候,正好飛利浦的氣炸鍋在特價,所以就順便撈一個回家(爽)所以如果沒有氣炸鍋的話,就請在旁邊多開一個鍋子處理青菜唷!

食材
-
好市多 肋眼牛排 200g
-
奶油 10 g
-
鹽 適量
-
胡椒 適量
-
蒜球 1顆
- 百里香草 (沒有也可)
- 喜歡的蔬菜(四季豆/青花菜 )
步驟
-
將牛排放在室溫15-20分鐘回溫(自行調整時間,不要放到臭酸)
-
蒜頭泡水、清洗蔬菜、奶油放在室溫回溫
-
擦乾牛排的表面水份,撒上足夠的鹽
-
開中火、過1分鐘後倒入橄欖油
-
油熱後放入牛排,每面各煎2.5分鐘(剛放下去要有“滋滋”的聲音熱度才夠)
-
氣炸鍋180度預熱3分鐘
- 蒜球去頭、和菜一起放入氣炸鍋(蒜頭20分鐘/青菜5分鐘翻一次面)
※沒有氣炸鍋的話,就請在旁邊多開一個鍋子處理青菜唷 -
牛排第一次煎完後,關火後、蓋上錫箔紙靜置10分鐘
-
拿出牛排、開大火熱鍋
-
鍋熱之後放奶油、下牛排將兩面和側面煎至微微焦、
-
關火靜置5分鐘,取出切片
平底鍋vs氣炸鍋

初次用平底鍋挑戰的結果還不錯,雖然中間粉色的部分有點太生,但是還是很開心地吃吃吃~到最後兩塊的時候,就想說用微波爐加熱看看⋯結果變成大杯具,口感就好像從baby牛變成人瑞牛一樣,超硬超老然後味道很重😂😂😂

記取教訓、增加下鍋油煎的時間後,肉質一樣鮮嫩但是幾乎沒有血水,讓我吃得安心又開心,配合氣炸鍋處理蔬菜,這樣超簡單的做法讓我愛上肋眼牛排拉💕
開心地把照片傳給麥可獻寶,但是他卻回我一句:「中間怎麼會是粉紅色的?那是ローストビーフ(roast beef)↓↓↓↓↓吧!」
…恩,怎麼照片看起來確實有點像,一時之間我也不知道要怎麼解釋,反正好吃就好了啊,你管我是做哪一個!我就不想要在盤子上切來切去,所以先切好比較省事啊!!
經過兩次的成功之後,我就也想用氣炸鍋來做個更懶人的牛排,沒想到出爐的時候感覺好像不錯,但是如果要把表面烤得像平底鍋一樣有微焦,就可能要犧牲嫩嫩的肉質⋯
我想以後應該還是會用平底鍋來煎,氣炸鍋看似簡單卻不易啊~~~話說連吃四天的牛排,蛋白質攝取量都要爆炸拉!!!!